李调元相关论文
对于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李调元(1734-1803)的研究,在近代以来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系统回顾近代以来李调元及其著述的研究成果,总结......
当我告别鹊鸰寺,前往李调元晚年常去的玉京山景乐宫道观,如今的罗江博物馆时,我想起了那个预言鹤鸰寺要出翰林的疯和尚,如果冥冥之......
喜迎千佛朝阳,漫看万山逶迤,耳闻溪流温润,寻梦百花香韵,品吟人文情致,步入历史悠远。“四面青山树映霞,中流碧水润千家。青荫两岸......
《浣花草堂志》作者考略詹杭伦《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第4期发表王师文才先生《读〈浣花草堂志〉》一文,该文对《浣花草堂志》的内容和价......
历代巴蜀籍学者的方言研究成就显著,代表着蜀学特色,在中国传统学术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具体表现为:汉代扬雄是古代汉语方言研......
朴齐家作为朝鲜北学派的著名人士,赴燕京前后,与中国文人李调元、潘庭筠等人进行了广泛而频繁的文学交流,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朴齐......
关于戏曲 戏曲实在是社会的大写意,也是中国人的第一娱乐生活。那时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卡拉OK和DVD的娱乐生活,它是用老百姓的......
《蜀碑记补》是乾嘉学者李调元的一部金石学著作,现有的通行本《蜀碑记补》是李调元原刻《蜀碑记》的上卷,它集中反映了李调元对于......
李调元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戏曲批评家,《雨村剧话》《雨村曲话》为其批评成果的重要结晶。此"剧曲二话"之于戏曲批评,虽然元、明、清三......
《粤东皇华集》作为李调元阶段性诗集,收录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至十一月间诗人典试广东时所作的诗。该诗集曾流入韩国,受到了徐浩......
清代乾嘉时期著名诗人李调元的唱和赠答诗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尤其是仕宦京师时期的唱和赠答诗,表现了李调元与乾嘉政坛士......
清人李调元所撰《剧话》,其中大部分条目实系剿自翟灏的《通俗编》,其剿录方式主要表现为照录原文、精简赅括、增补修订以及整合多......
李调元重视饮食及其文化传承,崇尚民间常珍和俭朴饮食,讲究饮食礼仪、以食尽孝成礼。深入总结和认识李调元的饮食观及实践,并在当......
介绍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始末、藏书类型和藏管理,以及利用藏书著书立说所取得的成就。......
从目前发现的小曲文献看,清代文人的小曲创作,总体成就不及明人.清代文人中最早染指小曲且有一定影响者为蒲松龄,成就较高者为徐大......
新近翻检李调元《雨村诗话》(《续函海本》),发现袁枚书牍一篇《答李雨村观察书》,系为谈论乐府诗的演变和对《童山文集》及当时诗......
《东华笔话集》辑录了清代文人李调元的三篇轶文,其内容涉及李调元与朝鲜文人交流时的积极心态和他贬官后的生活境遇与情感发泄方......
李调元的古籍编刻活动贯穿于他的一生,包括访求珍本、编订成书、编撰大型丛书及后续的修订增补,为保存巴蜀文化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调元的诗歌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圣门诗狂"。这一形象在思想上是本于儒而归于道,希为圣而流为狂;在艺术上可与杜甫同志......
李调元与江浙文坛联系紧密。"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吴中七子"之中的王昶和曹仁虎、京口探花王文治等均与李氏互有交游。其中,赵翼......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
李调元生活于乾嘉学术发展的顶峰时期,他的性情论强调人的自然情感,尊重情感的自然性是他戏曲理论的出发点,这与乾嘉学术新义理反......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藏头诗是有意在每句诗的开头嵌上一个必要的字,把这几个字连起来可组成一句意思完整明白的短语。孤立地看每句诗,不易发觉,一经点......
巴蜀才子李调元(1734-1802),号雨村,又号童山、鹤洲、赞庵、( )斋、蠢翁等,清代乾、嘉时期四川有名的学者、诗人、文艺理论家、藏......
【正】 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稜人。他是清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卓有政绩的中层官吏,也是清代蜀中知名的文学家、诗人。彭端淑......
乾隆47年冬,李调元蒙冤下狱。次年春,问罪发往新疆伊犁“充当苦差”。途中,遇到一个偶然机会获赦,允许他以“两万金赎归”。乾隆50年5......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其著作《逸孟子》一直未被学界所重视,此书的整理文献较少。经过对《续修四库全书》中《逸孟子》的整理,从......
李调元是继杨慎之后四川出现的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才气横溢、不畏权势、学识渊博、著作宏富,是那个时代士大夫的脊梁.他......
《函海》是与《汉魏丛书》《津逮秘书》《知不足斋丛书》“共列为四部”的清代著名私刻丛书。《函海》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亦非成于李......
李调元是四川人引为骄傲的才子,于是产生了许多有关他的故事。竹间君的《亦俗亦雅李调元》(载2011年3月28日某报)是其中之一。作为民......
李调元是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和诗人,也是有卓越贡献的文艺理论家,对于诗、词、曲、赋、剧五种文学形式都有理论专著,其强烈的文学......
涉及对李调元评价的文献数量可观,大致从其著述、诗文成就、人品等角度做出评点。在清朝国内,学界对其毁誉不一;然而在十八世纪的韩国......
李调元的“诗道性情”论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蕴。这一理论不是对袁枚性灵说的模仿和照搬,而是李调元从自己的创作旨趣出发,在吸......
广泛交游是李调元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他与袁枚、赵翼、蒋士铨等性灵派诗学大家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又与纪昀、姚鼐、邵晋涵、余......
作为清代四川戏曲理论研究第一人的李调元,其戏曲理论研究内容是极为全面和繁杂的,同时由于其戏曲理论地位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极为重......
期刊